映話牢騷:《肉腳擂台》、《五星主廚快餐車》、《奪魂索》



肉腳擂台》(Here Comes the Boom
2012︱Frank Coraci︱105 min︱Action, Comedy, Sport︱美國
IMDb爛蕃茄豆瓣(中譯:好景在望)

完全是典型的小人物發跡勵志故事,
突發奇想讓教師的功能從頭腦派變成肉體派,
對於劇中困境,與其想出符合一般人常識的解決方案,
顯然編劇兼主演本人Kevin James喜歡用更直接的方式解決,
遊走教師兼職模糊地帶,無視社會輿論巨大壓力,
抖動一身脂肪,晃晃蕩蕩解決了同事的困境與達到了自我救贖。
雖然傳的概念還是八股「Believe in yourself」,
胖子過關斬將的過程也無異打了吃格鬥這行飯的專業運動員一耳光。
但如果在能接受以上不合理前提的狀況下,
光是把本片當作久違的單純美國夢實現歷程看來,
其實是挺振奮人心的,
尤其是看到胖子又重新跳回桌上,充滿熱情的對學生講課時,
那已經比他在格鬥場上所贏得的任何一場勝利更加值得慶賀。


五星主廚快餐車》(Chef
2014︱Jon Favreau︱114 min︱Comedy, Drama︱美國
IMDb爛蕃茄豆瓣(中譯:落魄大厨)

跟上一部《肉腳擂台》異曲同工之妙的是,
《五星主廚快餐車》講的同樣是一個男人自我救贖的故事,
更精確的說,他們要救贖的那個自己都不是犯了什麼滔天大錯的惡人,
沒有酒醉駕車、沒有誤殺、沒有什麼悲催的陰暗過去,
他們只不過是「卡在」一個無趣的生活裡而已,
《肉腳擂台》裡的老師對於教學失去熱情;
《五星主廚快餐車》的大廚受限於餐廳規定與旁人期待而不能做真正的創意料理,
他們的生活都曾經鮮艷,卻被時間慢慢奪走光彩。
我很喜歡豆瓣上米粉湯豪同志一篇「中年人的童話故事」的影評,
這確是一部沒有「壞蛋」的電影,
除了一開始與老闆、與評論家的衝突之外,
劇中並沒有更多具有生活感的挫折與衝突,
就好像我們看到電視上那些所謂成功名廚永遠光鮮的戴著廚師帽站著供人拍照,
而不是有著下廚之後滿身的油污與汗水一樣,
導演(兼編劇、還兼主演!)讓他的角色這一路走得太過順遂與浪漫了,
一面用美食特寫餵養觀眾,
一面則高唱親子和解與自我實現的大調,
真是把Maslow的需求金字塔由下到上無限吃到飽了。
而社群網站在劇中的功能,原本期待的打破傳統壟斷式評論的作用並沒有發現,卻在營造親子溫馨回憶的片段較為出彩,
難免有種餐前酒被換成沙瓦帶過的失落感,倒也可惜了。


奪魂索》(Rope
1948︱Alfred Hitchcock︱80 min︱Crime, Drama, Thriller︱美國

第一部的Hitchcock,就讓我有看著不知不覺間成了變態的感覺(遮臉)。
從第一幕就直接切入繩索索命的殘忍鏡頭開始,
導演讓觀眾站在一個奇怪的視角上,即「跟隨兇手」,
我們可以看到Brandon的殘酷與優雅、Phillip的怯懦與掙扎,
John Dall與Farley Granger兩人的表演太過精彩,
讓觀眾也慢慢被浸入罪惡的淵藪中。
除了道德上的良知告訴我們殺人是不對的外,
其實觀眾與劇中被殺死的David非親非故,
導演甚至完全沒有留下觀眾與他培養感情的機會,
對於我們而言,David其實與那條繩索、那個櫃子無異,
都只是電影裡「道具」的一種,
而當這個想法產生,再輔以特別設計的敘事角度,
觀眾很難不對於「兇手」抱有更高的同情,
正因如此,才夠成了維繫全片緊張感的最大來源,
即劇外的我們雖然知道殺人不對,卻又深怕劇中餐桌下的櫃子打開的瞬間,
這樣的矛盾構成了本片的最大樂趣。
Hitchcock不讓視角跟著代表鍥而不捨的正義哥Rupert,一步步對兇手進逼,
而是讓我們在Brandon與Phillip間不斷切換,
周旋而各個角色間,聽著他們無時無刻問起關於「David去哪兒」的問題,
造成精神上的極大壓力,
而這股壓力,到最後竟成了「別讓Rupert開箱」的合理化藉口,
至此,才理解Brandon所謂的「謀殺是一門藝術」("murder can be an art"),
作為人類,我們到底是希望無辜者活下來,還是去捍衛這樣的藝術呢?
原本應該是無解的問題,
最後卻被Rupert那番關於社會制裁的大論給沖淡了,
或許是40年代的社會還沒辦法接受Hitchcock所造成的精神錯亂吧。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