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實在很不想這樣講,
但是看完這片之後,
我覺得作者/導演從一開始就不是要講反烏托邦的故事,
其實講的就是高中女生的青春愛情小花小草,
但是又不想被嫌花癡無腦深度低,
唉,怎麼辦呀,正是托腮蹙眉時,
好巧瞄到手邊一本《美麗新世界》,
瞬間醍醐灌頂,振筆疾書,
寫出一部世界觀龐大未來設定灰暗人類前途黯然的逼格作品,
拍拍胸脯,誰還敢說這是小情小愛!
不過其實定睛一看,
會發現其實那些什麼拗口的Abnegation、Dauntless、Erudite,
或者戰後的衰敗芝加哥、圍牆外的世界之類的,
都跟整個劇情好像是出格的,
有點像擺錯道具的舞台劇。
媽咪媽咪我想要養狗狗 |
因為在拖掉那些外殼之後,
電影呈現給我們什麼樣的劇情。
女主角掙扎在父母的傳統職業期待與自己的內心嚮往之間、
女主角勇敢果斷的選了自己的理想卻發現成績好爛、
女主角發現有個體術容貌個性樣樣封頂的男助教、
女主角成績成績突飛猛進、
女主角因為成績突飛猛進被好朋友討厭了哭哭、
女主角BUG般的先天能力讓她考試無負擔卻又要裝哎唷考得好吃力。
小四:叫我嗎 |
如此這般,
這劇情說是校園YA片還過得去,
但是今天硬要裝高冷、搞深度,
放進反烏托邦裡頭去,
就無可避免了產生了一種詭異,
最後那段Kate Winslet發動的派別清洗怎麼怎麼看怎麼怪,
基本上跟前面的無畏青少年暑期成長體驗營完全脫鉤,
有種「我是不是連第二集一併看完了?」的佔便宜感,
人言道,吃虧就是佔便宜,
但是看完這片,會覺得,佔了這便宜,吃虧的是自己。
所以當最後女主角與帥氣助教及一群好夥伴搭上開往圍牆外的列車時,
明顯的續集伏筆讓我不禁一股惡寒,
後來上網查了一下,嗯,果然是時下最潮三部曲模式……
想到這系列電影要花上多少的器材、道具、底片、宣傳品之類的,
就想到赫胥黎在《美麗新世界》(Brave New World)裡寫到:
「在低度生產的時代,這是非常緊要的;但是在機械和氮固定的時代——節儉絕對是反社會的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