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話牢騷:《2001太空漫遊》、《真愛永恆》


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
1968︱Stanley Kubrick︱160 min︱Mystery, Sci-Fi︱美國 英國
IMDb爛蕃茄豆瓣

有點弔詭的是,Kubrick用了一個幾乎不太科幻的手法來拍科幻片,
對於黑石板,除了作為展開這場Odyssey的引子之外,
誰/什麼建造了黑石板?
為何放置在地球上?
月球朝木星的另一塊黑石板發射信號的意義?
細節一概不解釋不說明,
觀眾起初不知道它為何出現,
到了片尾,觀眾依然不知道這塊石板引出的旅程終點在何方。
這般開場與終幕同樣混沌的電影,
Kubrick卻在中間放入了大量奇觀式的「硬科幻」場景,
漂浮的筆、環狀的太空站、HAL 9000的邏輯衝突等,
與後來Star War系列開創的炫目太空戰場不同,
Kubrick的太空裡,一切事物精密計算,
緩慢沈鬱,展現一絲不苟的準確,
潔白無垢,也無比疏離,
諷刺的是,唯一讓人感到「人味」的,
竟然是試圖叛變的電腦HAL 9000。
一開始,人們為了群體的生存而掌握工具,
千萬年後,人們卻迷醉在工具的便利中而忘了群體生存,
回頭看看片名,Odyssey,歸鄉之旅,
讓最後只剩下一個太空人孤獨而絕望的落入黑石板中,
回到了熟悉的旅館,假造的「故鄉」,
轉眼超越了自身的存在/人類的限制,
最後化為胚胎型態的星童望著地球,
看著已經不再是故鄉的故鄉。


真愛永恆》(The Fountain
2006︱Darren Aronofsky︱96 min︱Drama, Romance, Sci-Fi︱美國 加拿大
IMDb爛蕃茄豆瓣(中譯:珍爱泉源)

Darren Aronofsky在我心中是宛如顯微鏡的導演,
他的Requiem for a Dream、Black Swan、The Wrestler,
甚至是今年的Noah,
無論包裝外層的包裝是藥物、舞蹈、摔跤、聖經,
被Darren Aronofsky放到精密的透鏡下,
打在大螢幕上的都是人性裡一些最細微,卻也最扭曲的面貌,
演員近乎瘋狂的表演與狀態,也成了他的註冊商標。
可是這部The Fountain卻不一樣,
雖然同樣是探討人性癡妄的瘋狂狀態,
可是這片卻像是用望遠鏡一樣,把目光投向遠方,
三段式的敘事穿越在不同時空,雖然折射的是同樣的主題,
可是缺乏鋪陳與連貫,故事說起來幾乎紊亂無章,
在加上以聖經故事作為開場,已經註定了文化的隔閡,
(我覺得比起Noah,要理解這部片反而需要更理解聖經)
雖然那些場景真的美,「死亡是疾病」與永生的追求意含也真的美,
不過用力過了頭,那畫面太美我不敢看,也看不懂了。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