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片呈現的類型,我覺得可以大概分成兩種,
一種是大範圍的,用全知視角在不同地區之間跳轉,
用全球、國家為尺度來衡量災害的破壞力,
這種類型,我覺得Roland Emmerich那部2012雖然整體劇情彆腳造作,
可是視覺上已經達到巔峰,可以像是一場一場災難幻燈片一樣,
在黃石公園、華盛頓、拉斯維加斯、里約熱內盧、梵蒂岡、西藏,
展現一場一場的毀滅大秀。
雖然這種不同展區的形式,可以讓觀眾多種願望一次滿足,
但總是覺得那種「展示」的意味太強,
人物的逃離感與災難降臨的真實性反而被犧牲了。
另外一種,則是聚焦在單點發生的災難,
可能在時間上、空間上沒有辦法像前者一樣跨幅巨大,
可是通常真實感強烈,
恐懼被壓縮在短時間之內,濃度自然提高,
之前Naomi Watts的那部《浩劫奇蹟》 (The Impossible)可以代表,
整部戲真正海嘯的場景大概只有十五到二十分鐘左右吧,
可是那個人和雜物一樣,泡在混濁黃水裡面翻滾的畫面實在衝擊。
在這種單點類型災難片裡面,
「人」不是災難特效中的CG動作一部分而已,
而是具有實感,感受到的那種腿被割出一道見骨大裂痕的痛覺。
我比較喜歡後面者種災難片。
而Into the Storm採用類紀錄片的方式,
讓它偏向後者,沒有辦法採用太多全知視角,
而是有意要讓觀眾看不清楚暴風的全貌,
體驗那種還不知道發生什麼事,
下一秒就被甩上半空中的感覺。
所以它那個片頭真的蠻精彩的,
一群學生在車上嘴炮打到一半,前面漆黑的道路突然火光乍現,
電線斷裂,下車連到底是什麼都還看不太清楚,
就整個連人帶車被捲上半空,下一幕新聞就說他們全掛了。
不過有時候看災難片,怕的總不是表現形式的或大或小,
有點弔詭的是,我覺得災難片的好壞,
反而是取決於裡面那些「非災難」的環節,
就是當畫面上沒有用炫目的特效娛樂觀眾時,
這部電影是否還是能發揮它的本業:說故事。
太多災難片看完,嗯,蠻爽的,
故事是什麼,呃,忘了。
不知為何,大部分災難片的導演抱持一種得過且過的心態,
反正觀眾進來只是想看特效,
那我就放給你們看,動畫師給我盡力操、用力操!
劇本就……嗯,打安全牌,
就用家庭失散小團圓,親人關係大和解這套好了,
雖然無聊老套,至少三觀正確價值可取,打平算不過不失吧。
遺憾的是,Into the Storm打的還是這套安全牌。
父子親情化解一切危機,
災後眾人了解到活在當下的重要等等,
全都是cliché,沒有突破,
中間自錄遺言與片尾團圓抱抱都有種自己好像正在Déjà vu的感覺。
很安定,很正確,最後也很圓滿,可是就也很無聊。
(不過之前的日常生活片段的各種邊錄邊吐槽;
和諷刺無聊Youtube瘋子的片段出奇的蠻好笑)
沒有鬍子就完全迷失方向的索林 |
不過我真的喜歡它的表現手法,
雖然手持錄影也不是什麼新潮的手法了,
不過用在災難片裡,擬真感、緊張感十足,
碎物四散空中,高速亂飛,
各種千斤重物冷不防墜落,
還好好潮的火龍捲,
隨著主角群穿梭城鎮,就像是坐了一趟雲霄飛車一樣。
Into the Storm的刺激至少達到了能讓人忽略劇情無聊尿點,
看完之後會想衝著那音效、那畫面,再玩一次的感覺,
或許這片就也沒什麼深刻之處,
就像片尾那麼大的暴風一下就散,收的倉促,
整片可能就只會在腦袋裡留下一瞬間的印象而已,
不過整片的刺激過程至少讓人暫時抽離,像是被捲上雲端,
然後看到澄清的落日與天色的那個瞬間,
雖然最後還是要往下掉回日常裡,但至少那一刻的寧靜放空蠻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