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的任務:失控國度》(Mission: Impossible - Rogue Nation):「我國將否認與你的一切關係」




仔細想想,當初不喜歡 Brad Bird 的《不可能的任務:鬼影行動》(Mission: Impossible – Ghost Protocol),
是因為實在不想再看到年近 50 的 Tom Cruise 還在那邊跳上跳下,花拳繡腿,
這種行為你可以說他是敬業,但是也可以說是不想服老、怒秀往日情懷的一種不甘願,
看著也並不會覺得「這腳踢得帥」、「這拳出的屌」,
並不會,只會默默覺得「唉呀他都快五十啦」,然後默默替他的保險公司捏把冷汗。

人生已經如此的艱難,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
但或許應該有人去告訴 Tom Cruise,真的,沒關係的,
這些粗活交給 Jeremy Renner 來吧,
他現在看起來已經比你像特務了,給他分析師的職缺未免糟蹋。
先不要

因為在《不可能的任務》系列中,
我期待的,從來也不是看 Tom 這次又挑戰了什麼人體極限的事情,
而是整個團隊的互動、與反派的鬥智鬥勇(不含鬥力)、環遊了哪些景點,
以及定番的抓內賊、高科技、Face-off 劇情等。
但是事與願違,看來大家喜歡的還是 Tom 的人體特技秀,
各種裸爬高塔,手抓飛機,長期潛水,
指導原則是三個不要,不要替身,不要特效,不要老命。




所以在《不可能的任務:失控國度》裡,看到老湯一身垮肉被掛在鐵柱上時,
嗯,完全沒硬。並開始擔心電影內容,居然貧乏到要靠半百中年男子秀肉,
然後看到預告最後,嗯……是湯姆手扒機……好絕望。



不過 Christopher McQuarrie 打了我好幾個耳光。

《不可能的任務:失控國度》遠比想像中來的精巧,
雖然不至於顛覆到像《金牌特務》(Kingsman: The Secret Service)一樣,
但是至少他在系列作裡面,並沒有失了水準,
反而在傳統的套路中迸出新滋味。


Christopher McQuarrie 打我的耳光們,特響的有三。


其一,是維也納《杜蘭朵》幕後三槍對峙。

Ilsa Faust(Rebecca Ferguson 飾)的初登場是在倫敦的辛迪加地牢中,
老實說,並不讓人特別印象深刻,打戲了得,
但性格模糊,演技也挺平淡,
原本以為這集的 Ethan 女郎就此確定將由 Benji(Simon Pegg 飾)擔任後,
想不到在奧地利這場戲,Rebecca Ferguson 卻整個把我迷住了。
她拖著一襲裙擺,翩然降臨歌劇院,
登上城樓布景,從雙腿之間,舉起武器的模樣,光是畫面就已經夠惹火,
而真正吸引人之處在於,這是一個充滿懸念的情節,
同時間歌劇院內,想殺奧地利總統的人都快要湊一桌麻將了,
但我們的懸念在於,為何在開頭對主角伸出援手的 Ilsa,
此時卻又變成與其他辛迪加一樣,試圖除掉奧地利總統?
這種不確定感加強了她的美與角色的神秘性,
如果我們從頭就已經確定她是敵是友,那多無趣?
就是要讓觀眾困惑及迷惑交織,
「這女人現在又是玩什麼花招好正超正所以她是好人嗎看那雙腿神正還是辛迪加是腿打手啦胸也不錯」
Christopher McQuarrie 透過 Ilsa Faust 賦予了這系列中的女性新的靈魂,
她們的角色可以像男性一樣複雜多變,引人疑竇,
而不只是等著被拯救的尖叫角色而已。

奧地利歌劇另一亮點是劇情與音樂同步,
《公主徹夜未眠》("Nessun dorma")最高點後的那個休止符被當作劇中的射擊暗號,
這個設計並不創新,Luc Besson 的《第五元素》(Le Cinquième élément)就曾經讓藍色外星人在最高音後立刻中彈
但至少這個設計讓劇情與場景不是拖勾的,
劇情的高潮沒靠著原創配樂來烘托,而是直接在劇情脈絡中找到施力點,
這點讓歌劇出身的《公主徹夜未眠》,
居然瞬間比 Lalo Schifrin 創作的《不可能的任務》系列主題神曲來的刺激。




其二,是整個結尾的安排。

飛機、潛水、摩托車,三大動作場景都已經用完了,
從綁架英國首相開始,電影就大幅減少了動作場面,
這安排放在動作片裡會顯得反高潮,好像最後沒有肌肉互毆就不會解決危機一樣(冷眼望向《不可能的任務2》(Mission: Impossible II)),
但別忘了,這個系列與動作片最大的不同點,在於它總歸還是部「特務片」
無論前面再怎麼神奇的上山下海,如果最後依然是靠著肉體而非頭腦來解決問題,
那麼整個 IMF 看起來不過也就是肌肉傭兵的培養基地而已。
綁架首相這個安排,讓劇情不得不脫離動作片,
而往需要計謀,需要耍些掉包技巧,換臉技巧,套話技巧的方向過去。
就連片末追捕 Solomon Lane (Sean Harris 飾)的環節也是,
角色之間沒有互毆,弄得滿身泥,而是噹啷一聲,啊,中計了,
掉進一開始自己用來陰別人的玻璃房間裡,這明顯的首尾呼應也是主創的一點小聰明。


其三,最重要的一點,

是《不可能的任務:失控國度》在特務片中反芻了特務的意義。
特務電影裡一直不缺的是各式反派,
有時候,並不是主角在推動一部部電影的持續出現,
而是反派們的威脅與計謀讓他們不斷有任務可接。
但一直以來,大家好像就只關心電影裡的正反派如何較勁,
而在特務背後,他們的老闆,所謂「國家/政府」的角色被模糊了,
「國家/政府」好像變成 NPC 般的存在,毫無反應,只是一個任務產生機,
這次要打倒誰,你接不接,接了,Good!(自滅)
而《不可能的任務:失控國度》沒有打算讓國家的角色這麼輕易的用自我銷毀來退場。
它在片名裡就告訴你了,Rogue Nation,
這是從 "Rogue Agent" 延伸而來的一組詞,
"Rogue Agent" 指的是變節的探員,背叛了原先的組織或國家,
轉而投靠敵人,成為各種捅自己人刀的角色。
但這次不再是 "Rogue Agent",而是 "Rogue Nation",
變節的國家,失控的國度,這個光從片名上看不出特別意義,
但放在劇情裡面,就成了本片的核心。
美國因為克里姆林宮事件而打算解散 IMF,否認探員們曾經解救過核子危機的事實,
而英國也在拿到關鍵情報後,翻臉不認人,要求探員繼續回到恐怖組織裡臥底,
探員們並不是國家意志的延長,而只是達成國家意志的手段,
國家隨時可以否認你、解散你、威脅你,
在這樣的國家前面,什麼反派組織都相形之下顯得沒那麼可怕了。
探員會變節,誰說國家不會,
單純的信念,在更可怕的威脅、更難以抗拒的利誘前,也未必能夠堅定不搖。
而特務在底下,到底又要用什麼樣的眼光,抱著從哪裡來的忠誠,
來看待「如果你被俘,我國會否認與你的一切關係」這樣的一個主子呢?



仔細想想,片中代表國家的角色,在本集反而不是 IMF 小隊或其他探員了,
真正國家意志的展現者,是西裝筆挺的中情局或 MI6 官員,
他們以一種姿態代表國家,來評斷探員,
叫你解散就解散,讓你繼續就繼續,
存滅由人,生死由天,
攀上高塔,扒著飛機時,是否也在高處感到一絲無奈?
(然而中國出資拍這樣的主題真的沒關係嗎?)



《不可能的任務:失控國度》(Mission: Impossible - Rogue Nation
2015︱Christopher McQuarrie︱131 min︱Action, Adventure, Thriller︱美國 香港 中國
IMDb爛蕃茄豆瓣(中譯:碟中谍5:神秘国度)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