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十片最愛


今年算下來,看了 62 部院線,
一片 250 新台幣計算,估計也才花了一萬五左右,激省!(自我安慰)

綜觀 2014 年,今年並不是一個商業大作噴發的年度,
年度票房冠軍《變形金剛4:絕跡重生》(Transformers: Age of Extinction)在全球僅開出 10 個億美金的總收入,
雖然仍居於影史第十名,不過卻已經被第九名《007:空降危機》(Skyfall)甩開了 1 億的差距,
與 2013 年《冰雪奇緣》(Frozen)《鋼鐵人3》(Iron Man 3)兩部皆以 12 億進入票房前十大看來,
2014 年的表現確實冷清了些。

而另一點是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雖然被視為是 2015 大作放送前的沈澱期,
但票房榜的卻仍然被續集電影/系列作/重開機所盤據,
如果與十年前(2004)的票房十強相比,當年至少還有《超人特攻隊》(The Incredibles)、《受難記:最後的激情》(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明天過後》(The Day After Tomorrow)、《特洛伊:木馬屠城》(Troy)、《鯊魚黑幫》(Shark Tale)五部原創作品,
而 2014 前十強中,勉強能稱得上原創/非續集的,只剩下一部《黑魔女:沉睡魔咒》(Maleficent)(如果不把 Disney 1959年自己的《睡美人》(Sleeping Beauty)當作原作的話……),
細思恐極,以後沒看過前作,沒補完宇宙觀,還敢跟人看什麼電影。

廢話說多了。
今年最愛十片如下:
一、《年少時代》(Boyhood
二、《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The Grand Budapest Hotel
三、《性爱成瘾的女人》(Nymphomaniac
四、《控制》(Gone Girl
五、《八月心風暴》(August: Osage County
六、《華爾街之狼》(The Wolf of Wall Street
七、《醉鄉民謠》(Inside Llewyn Davis
八、《天注定》
九、《自由之心》(12 Years a Slave
十、《瞞天大佈局》(American Hustle

以下絮叨噴發。


十、《瞞天大佈局》(American Hustle
美國│2013│138分鐘│David O. Russell

其實呢,幾乎已經忘了年初看的這部片子到底演了些啥,
好像是有關於欺騙啦、局中局、FBI之類的,
反正是混在一起了,情節什麼的、結局什麼的一概說不清,
但奇怪的是,這片子裡頭的某些橋段過了這麼久卻還是無比清晰,
像是 Bradley Cooper 在家裡弄著捲髮;
Christian Bale 與 Amy Adams 在兩條洗衣傳送帶中間調情
Robert De Niro 餐桌突然秀出阿拉伯語一段
當然還有我最愛的 Amy Adams 與 Jennifer Lawrence 洗手間舌戰
《瞞天大佈局》的演員各個已是表演能手,
加上 David O. Russell 催化,讓角色們的迷人已經大過於故事本身,
舉手投足之間處處是戲,沒有一刻是停滯沉悶的,
加上優雅的 80 年代風格,流暢的運鏡,
讓《瞞天大佈局》光是形式就已經是教材等級的。


九、《自由之心》(12 Years a Slave
美國 英國│2013│134分鐘│Steve McQueen

這種控訴時空背景的電影其實拍起來沒有想像中簡單,
豆瓣上有些人認為這種命題作文最容易在獎季湧出,
簡直是衝著拿獎而生的,
故事全都慘絕人寰,主角們則各個堅忍不拔。
工整平順,但缺乏靈性。
但我認為《自由之心》其實不是這樣的,
它的傑出之處反而在於看來謙卑樸實,
Steve McQueen 在呈現這 12 年的手法上,
其實迴避了很多讓主角英雄化的機會,
Chiwetel Ejiofor 的角色與其說是奮力掙脫現狀,
其實看起來更像是苟且得在白人主子的鞭子下偷生,
無奈大於憤慨,沉默大於控訴,
12 年太長了,長到可以把一個黑人小提琴樂手的尊嚴給慢慢磨蝕,
磨到沒有力氣再想著逃,光是繼續活著就已經用盡全力。
所以當我們一開始看到主角被吊在樹下的那個長鏡頭會感到膽寒,
會覺得那麼多人在後面來來去去,怎麼就沒人敢衝上去把他放下,
但到了最後,主角終於離開莊園時,
他也沒法一起把 Lupita Nyong'o 救出來,而只能給她一個擁抱。
到了那時,觀眾也不再不解,而是只能無奈,
就跟當初在樹後面來來去去的其他「視若無睹」的人一樣了。


八、《天注定》
中國 日本 法國│2013│133分鐘│賈樟柯

《天注定》是四段故事拼成的,
山西、重慶、宜昌、東菀,由北而南拍了下來,
如果說要在四段故事中找出什麼關聯性,
其實在故事的本質上看不太出來,
官逼民反、搶劫殺人、女性反噬,與跳樓自盡,
如果硬要來個粗淺的歸納,
那就是四段故事都死了人。
但《天注定》值得玩味的地方或許不再片內,
而是這四段故事都是取自於中國自 2000 年以來發生的重大社會新聞,
胡文海、周克華、鄧玉嬌,以及一系列跳樓富士康員工們,
這讓電影的主題無可避免的沾染時代感,
觀眾開始把電影銀幕上的故事與新聞報導裡的事件合一,
賦予了這些事件新的詮釋。
而賈樟柯本人則把《天注定》定位為俠義電影,
但《天注定》裡的角色,並不都是為了仗義助人而使用暴力,
應該說,賈樟柯所謂的俠義,
在《天注定》裡只讓觀眾看到了暴力的元素被放大,
四個人物們在當代的中國底下,面對生活的挑戰,
沒人走向體制內的途徑解決問題,
而是用對官員的暴力、對富人的暴力、對男性的暴力與對自己的暴力來解決問題。
片尾的「你可知罪」曖昧而飽含深意,
看完才會知道那個「你」到底是指誰。


七、《醉鄉民謠》(Inside Llewyn Davis
美國 英國 法國│2013│104分鐘│Ethan Coen, Joel Coen

天真如我,看片前一直以為科恩兄弟的《醉鄉民謠》是拍了某個音樂人的傳記,
又是要描述他們不朽且掙扎的奮鬥歷程(眼神死)。
結果被打了一耳光,這位所謂 Llewyn Davis 只是個虛擬人物,
而且科恩兄弟會這麼規規矩矩的拍一個民謠歌手從落魄到成功的假想也太過天真,
《醉鄉民謠》很狡猾的用完美的音樂先騙了觀眾,
沉浸在旋律的絕美中,讓我們以為這樣的音樂人怎麼可能不成功。
但旋即透過生活裡那些讓人沮喪的細節把我們拉回現實,
走失的貓、與前女友的緊繃關係、居無定所、稀薄的收入,
Llewyn Davis 在音樂與人生之間作了取捨,
一般的電影告訴我們不顧一切就會發跡;
勵志書告訴我們只要你真心想做一件事, 全世界都會幫你,
《醉鄉民謠》就是告訴你,
當你拼盡力氣去爭取自己所愛的事物,最後就落得在暗巷裡挨上一頓揍。
電影是環,生活亦若環,沒有出口。


六、《華爾街之狼》(The Wolf of Wall Street
美國│2013│180分鐘│Martin Scorsese

當我們看到 Martin Scorsese 以 70 多歲高齡拍出《華爾街之狼》時,
不禁要為他捏把冷汗,
因為《華爾街之狼》實在太生猛刺激,
在感官上,如果說 Baz Luhrmann 的《大亨小傳》(The Great Gatsby)已經把 Party 拍得極盡浮華的話,
Martin Scorsese 則讓你看到另一種浮華,
睪固酮取代煙火噴發,電話鈴聲與嘶吼取代音樂,
多金情聖 Leonardo DiCaprio 則隕落成為直逼道德底限的詐欺敗類。
說到底,《華爾街之狼》的成就在於他拍了一個壞蛋的傳記片,
而且這傳記片還是以發瘋似的喜劇形式演出,
我想看完《華爾街之狼》後,
絕對沒有何一個老師或家長會把它跟海倫凱勒傳或是林肯傳一起送給孩子當生日禮物,
告訴孩子這人了不起啊,年紀輕輕闖蕩華爾街,賺了大錢討了媳婦,
郵輪毒品樣樣不缺,你得學著。
沒有!我想很少家長希望孩子變成狼,
所以小紅帽要躲著狼,放羊的孩子也要用狼嚇人,
但當他們放下童話故事,轉頭看到帳單房貸時,
卻又忍不住在心裡深處對這些巨富們升起一股羨慕感。
童話畢竟只是童話,
現實生活裡的 Jordan Belfort 就是笑我們不敢,
不敢像他那樣把羊皮脫了,乾乾脆脆的當隻狼。


五、《八月心風暴》(August: Osage County
美國│2013│121分鐘│John Wells

這種場景極簡的電影反而總是最引人入勝,
當初 Roman Polanski 的《今晚誰當家》(Carnage)極簡的四人一屋就把 80 分鐘填的讓人目不轉睛,
而《八月心風暴》則拉大撕逼規模,林林總總將近十人,
展開一場俄克拉何馬小鎮裡的茶壺風暴。
出於對好萊塢典型劇本的先入為主,
會以為《八月心風暴》是一場家族成員共同面臨巨變,
化危機為轉機,棄偏見修舊好,最終樂享天倫的故事,
但並沒有,這個大家庭的灰塵下藏了太多毒瘤,
相聚並沒有辦法割除,
反而是原本的生活裡,成員各自逃開,選擇不去面對,才具有自我麻痺的效果,
重新的會合看似治療,其實是在不斷摳弄結痂之處,
最終就是導致大家都遍體鱗傷,流血生膿。
《八月心風暴》的劇本並沒有特別出彩之處,
但群星的演技交手與對話的處處機鋒已經太過精彩,
情節的不斷翻轉縱使八點檔,
但當喧鬧落幕,觀眾的爽快也逐漸退去之後,
片子所揭示的家庭與家人意義的虛無才真正讓人心寒。


四、《控制》(Gone Girl
美國│2014│149分鐘│David Fincher

David Fincher 的奇情之作,展現了何謂優秀的作品改編能力,
脫胎自小說的劇本放到電影載體中,與導演的風格取得和諧而統一,
前半段玩詭計性敘事;後半段玩黑色幽默諷刺,
劇情的大翻轉則神來一筆點綴在全片正中間。
假如沒有完美的前半段,觀眾沒辦法理解整部戲計謀的巧妙與呼應之處;
假如沒有完美的後半段,觀眾則沒有辦法看出導演把角色對於婚姻的控制欲擴大為整個社會共同病態的普世性諷刺,
婚姻裡的真實樣貌,其實與兩個角色們都試圖去操弄視聽一樣,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不再重要,已不得而知,
社會期待的只是完美的樣板,
至於過程,「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我們不CARE。
詳見長篇


三、《性爱成瘾的女人》(Nymphomaniac
丹麥 德國 比利時 英國 法國│2013│Vol. I:117分鐘 Vol. II:123分鐘 │Lars von Trier

其實我真心愛的是上集,下集有些硬傷太深,
但考量到最後一分鐘的翻轉,只好作弊的雙劍合璧。
Lars von Trier 用了一個幾乎史詩集的篇幅去講性,
從性的起源、衰退,直到病態的「成癮」,
他的大膽之處在於正視了女性的渴求,
不隱晦的去表現她們追求陽具與高潮的模樣,
甚至走火入魔的去把這些追求無限擴張,
一切都被解釋或擴充到與性有關,
數列、哲學、音樂、宗教、政治,
人類最私密的東西不斷被 Stellan Skarsgård 試圖找出一套相應的知識體系套入,他想要讓性除罪,
但女主角 Charlotte Gainsbourg 卻反而不斷羅織自己的罪名。
在兩種價值的衝突下,穿插的女主角各個階段性軼事宛如大觀園,
除了角色是瘋狂的,導演玩形式也玩的挺瘋的,
每個章節換一種風格,光看這些技巧也夠爽。
而最後的雷與心得就請參長篇吧,在這邊亂爆出來會讓人整個Turn Off的


二、《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The Grand Budapest Hotel
美國 德國 英國│2014│100分鐘│Wes Anderson

影像的格式少見的起了敘事作用,越是回首,畫面越小,彷彿記憶越來越模糊,
而導演的風格則呼應了這個框架,時間越是接近布達佩斯大飯店的鼎盛時期,
整個場景也就越超現實,各種對稱畫面、高色彩對比、滑稽誇張的動作,
都透露出一種那個飯店的童話魔幻感。
一齣竊畫的故事也簡單的宛如童話,
但正是在這樣的童話背面,寫滿了 Wes Anderson 對於 Stefan Zweig 的無限追憶,
那間飯店承載了 Zweig 的理想與樂觀,歐洲的繁榮與文明,
而正是對於人性的樂觀與堅持導致悲劇發生,
飯店終究衰敗,一如戰後的歐洲凋敝,
甜美的終成苦澀,但你會記得他曾經那麼努力的試著活在童話裡。


一、《年少時代》(Boyhood
美國│2014│165分鐘│Richard Linklater

愛《年少時代》是因為在戲外,本片的製作面已經值得被傳頌,
而在戲內《年少時代》則打破了電影的敘事規則,
人物的成長,和壓縮到幾乎與生活無異的劇本,
讓人一度難分到底什麼地方是安排的,
什麼地方又是真正發生的,
最後其實那也不太重要,
執著於電影講了什麼,
其實會跟電影裡 Patricia Arquette 的執著一樣顯得有些徒勞,
人生其實就是這樣,大多數的時間,大多數的你和我,
都只是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事,
那些所謂「里程碑」的發生在旁人眼中的意義大於在我們自己心裡,
因為日子太長,生活真實感太強,
強到我們根本不可能緊緊抓著某個生命片刻,
無論什麼事,過了一個禮拜,除了生活、除了時間,其實就什麼都快感覺不到了。
而看完 Richard Linklater 拍這十二年,就像回甘的茶,
先是感受到謙卑,而後才見偉大。
詳見長篇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