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渇き。):觀看者自身的混亂


就像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在故事的第三段,就讓愛麗絲追著懷錶兔跳進洞裡,
中島哲也也沒讓觀眾有太多反應時間,
浮光掠影的交待了畫面之後,就直接切入故事的核心:加奈子的失蹤,
讓觀眾在尋找加奈子的同時,
也開始跟愛麗絲一樣往下墜落,
看到一幅幅扭曲的畫面在眼前閃現。

跟前作《告白》(2010)不一樣,
這部《渴望》的懸念雖然統一(加奈子身在何方),
可是探討的主題非常分散,
家庭關係、校園霸凌、政治黑幕、情慾放縱等等,
加上剪接刻意的打亂時間軸線,
白底黑字的字卡不斷出現,
卻沒有達到多少整理敘事線的作用。
每一幕的資訊量都非常巨大,
稍有不慎,就容易迷失在瑰麗而令人目眩的畫面中,
而且人物數量多,
戲份又與在劇本裡的比重不成正本,
可能以為只是串場的角色,
卻是最後拼湊劇情上最重要的一塊拼圖。
以上幾點讓我覺得,中島哲也在《渴望》裡的敘事是有問題的,
旁枝過多,
父親尋女的部份、
高中霸凌男與加奈子的部份、
警察的部份,這主要三線之間彼此的關聯性低,
甚至連人物的重疊性也不高,
前兩線的共通點是加奈子,
後兩線的共通點則是藤島昭和,
雖然各自切開來看,故事都是精彩的,
可是合在一起,卻又得不斷在故事與角色觀點中切換,
而且角色的性格極端,已經接近精神上的病態,
也讓《渴望》裡的角色,比起《告白》裡那些扭曲卻又「情有可原」的變態少年與母親們,
顯得更難以讓人同理。

糟點略噴如上,
不過我覺得中島哲也並非失去了敘事的能力,
也不是沒有辦法把這個故事說好,
而是他原本就不願意讓這部片再像前作般那樣工整,
他放棄拍攝壓力肯定大的《進擊的巨人》,
轉向這部《渴望》,或許為的就是他那些實驗性的嘗試與惡趣味的展示。
那個美式卡通風格的片頭就可以看到他的戲謔,
各種KILL、FUCK大剌剌的打在畫面上,
彷彿一種對於「父親救女」的英雄與警探形象的顛覆,
也同時宣告了本片要不就是殺人,要不就是肏人,沒啥別的。

而作為死最多人的中島哲也電影,
這部戲的血漿無節制的放送,
傷口、內臟、殘肢,幾乎是隔著螢幕都聞得到那種腥味,
本片敘事調性的不一致也忠實呈現於血腥場面的描寫上,
時而像Quentin Tarantino的張狂式噴灑,
時而又如血肉片的極致擬真痛感,
凌遲與訕笑交替出現,
就像那個惡搞式的卡通片頭到了最後完全被黑暗吞沒一樣,
觀眾幾乎沒辦法預設觀看時的心態。


在劇情核心裡的加奈子,
詭異的並沒有「獨立」的出現在故事中,
親自的作為一個敘事主體,
而是活在所有與她相關者的記憶裡,
透過「再次敘述」而得以存在,
其中也包括她的父親,藤島昭和,
先讓觀眾跟他一樣,從不同人的口吻中拼湊出「加奈子」存在的模樣,
是鼓勵被霸凌少年的聖女,
是誘惑同學墮入毒窟的惡人,
是老師眼中的會讀書的乖寶寶,
是為了報復而不擇手段的惡魔,
各種形象都是她,卻也不是她。
導演刻意的安排讓藤島昭和「記憶中的加奈子」在片尾才出現,
組起最後一塊拼圖的同時,
也同時宣告了藤島昭和夢想的破滅與承認自己的癡妄不可能達成。

"ある時代が狂って見えるのは、見ている人間が混乱しているからだ"
作為片頭引言的Jean Cocteau詩句,
加奈子在周遭的人看來,宛如一團扭曲的迷霧,
殘酷、慈悲、友善、卑劣,以及「混亂」,
沒有人看見加奈子的全貌,
最後所有人也都把自己的悲劇歸咎於加奈子身上,
這樣的課責,或許是有幾分道理,
可是正如加奈子從頭到尾沒有「主動」的敘事一樣,
這些在他周圍的人身上發生的殘酷,
其實也不過都是這些人自己「渴望」的具現化後果而已。

被霸凌的中學生渴望被愛、
吸毒少女渴望圍繞在校園人氣王周圍、
老師渴望扮演春風化雨的好人角色、
父親則渴望重現電視廣告般的「模範家庭」,
他們因為渴望而找上加奈子,
卻又全都狼狽離開,恨不得殺死她。
The world of Kanako,加奈子的世界,
這些人表面上是在追逐加奈子,
其實追的是自己內心中「完美」的存在型態,
但如夸父追日般,他們最後沒有人真正追到自己的「渴望」。

而加奈子,這個惡魔/天使,
則從頭到尾都帶著空殼般的微笑,
看著這些人或愛她、或恨她,
來來去去,
但她早已空殼般的不置可否。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