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處》(Dark Places):喔。


"The mystery unspools slowly, with so many different twists and turns it's impossible to figure it out ahead of time. That's fine. By the time you get there, however, you probably won't care anymore."
(用各種不同的、無法事先理解的轉折,來緩緩的揭開謎底。這是無所謂,但到了最後真相大白時,你可能也已經根本不在乎了。)
這是爛番茄上 Adam Graham 的評論,覺得中肯。

懸疑片是門講究打問號的藝術,欲揚先抑,
David Fincher 的《控制》(Gone Girl)從第一個鏡頭就開始丟出問號,
「我想像著敲碎她可愛的頭,看看她的腦袋瓜兒,試著找到答案。關於那個婚姻的原始命題,妳在想什麼?妳感覺怎麼樣?我們對彼此做了什麼?我們接下來該怎麼做?」
(I picture cracking her lovely skull, unspooling her brain, trying to get answers. The primal questions of a marriage: What are you thinking? How are you feeling? What have we done to each other? What will we do?)
而這些問號成為貫穿全片的基本命題,
主角們的每一個舉動都是在呼應這個一開始的提問,
劇情的每一次轉折則是在玩轉這些問題的假定回答。

然而《暗處》不是。
雖然它依然試圖用一個讓人感興趣的疑問式場景作開場,
但是《暗處》和《控制》最大的不同在於,
《控制》裡 Nick 的詢問是普遍性的,是超越劇情脈絡的問題,
就算觀眾還沒有進入劇情中,
但那個關於「婚姻」與「相處」的問題依舊能直指人心,
好像跟電影院裡所有男男女女瞬間達成一種默契的交換。

但《暗處》的開場是一段敘事,
關於在悲劇發生前的那晚所發生的瑣碎細節,試圖營造出不尋常的氣氛,
但之於觀眾而言,這些其實都無關痛癢,
對於一群沒看過的角色、沒經歷過的故事,
要求我們在短時間內感到好奇,進入懸疑,未免有些強人所難。


所以這是一場懸疑片的角力,
關於那個讓人疑竇,引起興趣的核心,究竟是事件還是概念。
以事件為懸疑重心的片子未必不好,
像是 Hitchcock 的《奪魂索》(Rope)就把單純的「開箱不開箱」玩得讓人膽戰心驚,大氣不敢喘,
但那些好的懸疑片,通常是緊扣著的核心,都不只是人事時地物的組合而已,
而是更抽象的概念。
像是今敏《Perfect Blue》裡女優對於自我定位的錯亂;
或是 Steven Soderbergh 在《藥命關係》(Side Effects)裡對於憂鬱的病態性提出挑戰,
這些片子在真相大白之際,不會立刻顯得後繼無力,
而是在謎底揭曉的同時,觀眾反而進入導演設下的那個「思考死結」裡,
繼續去糾結整場事件的癥結點所在。


但《暗處》沒有咀嚼的空間,或者說,
那些原本值得驚喜的地方,也被漫長的前戲給過度嚼爛了,變得食之無味。
當最後真相大白,聽到了一個將懸疑片失敗定讞的聲音,
「喔。」

然後心想,整部片特別暗是沒錯,
場景暗,人物性格暗,故事轉折剪接手法都他媽暗。
暗到不睡一覺都有點對不起自己。


《暗處》(Dark Places
2015︱Gilles Paquet-Brenner︱113 min︱Drama, Mystery, Thriller ︱英國 法國 美國
IMDb爛番茄豆瓣(中譯:暗黑之地)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