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Avengers: Age of Ultron)與《無雙》系列

大安區電話民調請唯一支持3號奧創

有家遊戲公司,叫コーエーテクモゲームス,
英譯 Koei Tecmo,中譯光榮特庫摩,
旗下名作有《三國志》系列、《信長的野望》系列、《忍者外傳》系列、《乳搖格鬥》系列,
當然,還有《無雙》系列。

從 2003 年在 Xbox 上碰到第一片《真・三國無双3》之後,
不幸的,我被 inception 了,
從此對於在螢幕上除草孜孜矻矻,
《三國》出一代玩一代,
《戦国》《OROCHI》出兩種玩一雙,
轉眼過了十幾年了,
竟然都已經轟轟烈烈的來到了《真・三國無双7》了,
而我還是除著除不盡的草、收著收不完的武器。
對比被歲月摧殘得皮鬆肉垮的玩家們,遊戲本身倒是挺一見如故的,
03 年的遊戲畫面與 13 年的畫面,

大家感受一下。

除了皇叔駭人的逆生長、雜魚表情從色塊變成連法令紋都忠實呈現的貼圖之外,
其實本質上還是同樣的東西,
左下角的大頭貼跟血條無雙表、右下角的 KO 數,連配置都一模一樣。
而從圖裡面看不出來的,是相同的遊戲模式,
場地動畫、人物台詞、敵將參上、砍砍砍、敵羞吾去脫她衣、總大將砍砍砍、戰勝動畫。
場地怎麼設計、武器怎麼奇葩,
這定番 SOP 就這麼紋風不動的傳承下來,
還持續透過版權無雙的方式染指其他作品。
《無雙》系列之所以歷久不衰,
在於光榮在每次換代、每次猛將賺帝王賺時都不忘加入新角色,
這次王元姫、下次關銀屏,
玩到後來,
《無雙》的醍醐味也從單純的享受砍殺快感,慢慢成為了對於新角色好奇心的解渴,
從玩劇情、玩系統、玩關卡,變成了玩「角色」。
說到劇情,無盡的黃巾賊虎牢關、官渡赤壁五丈原,
不是就「三國故事」嘛(即使六代很有誠意的加入了晉國),
無法突破的巨大的歷史之壁與事件走向,
讓作品從廣大中原爭霸慢慢被逼進了死胡同,
甚至因為厭膩而讓過場動畫遭到直接 Skip 的命運。


扯了一圈,其實就只是想說,
當看完 Marvel 從 2013 《鋼鐵人3》(Iron Man 3)開始,
鋪陳了兩年的《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Avengers: Age of Ultron)之後,
走出戲院,看到角色們一字排開的海報時,
竟有種在《無雙》系列中遊玩武將選單上的既視感。
回家之後想在腦中順一次劇情,竟發現有些吃力,
後來又覺得,就算想不起來,好像也沒差了。
只記得快銀很快、東尼(又一次)作死、雷神中離、鷹眼回家、
黑寡婦胸、女巫很胸、隊長胸到沒朋友、
浩克……握手!坐下!Good Boy!
想到這樣風格各異、能力多彩的角色們剛剛再大螢幕上夢之共演,
又突然好像有些滿足,想再進戲院一次,
這次就看角色,劇情什麼的,Whatever! 怎樣都行啦!我不在乎!
嗯……這心理模式,怎麼好像也跟《無雙》的遊戲經驗有點意外的雷同……

彷彿嫌上次的六人組太過冷清,
《復2》又喪心病狂的加入快銀、女巫、幻視、奧創,
B 咖戰爭機器(War Machine)、獵鷹(Falcon),
以及老面孔Nick Fury、Hill 探員、Peggy Carter、Heimdall、Erik 教授等等,
都快能湊出好幾桌麻將了,
Marvel 宇宙直接透過了第二階段的收山之作證明宇宙膨脹論的正確性。
而新增角色只是純然為了宇宙觀的擴張或加強故事的串連性嗎?
倒也不能這麼斷定,
畢竟這次加入的角色可以說都是在這集《復2》裡才跟整個宇宙勉強拉起關聯的,
如 Maximoff 雙胞胎與權杖的關聯、或者是奧創/幻視與東尼之間的聯繫,
都是之前沒有明顯線索,甚至是到了這集才補設定者都有,
讓人還是很不住懷疑,《復2》到底是 Marvel 宇宙經緯縝密交織的聚合點,
抑或又只是另一部擴張系列人物設定的補完性中途之作?

而到此,或許我們可以說,
Marvel 的策略跟毫無止境《無雙》系列相同,
面對著必須出續作的壓力,又碰上故事走不出瓶頸的困境,
只好選擇最後一途,賣角色。

賣角色是個取巧的步數,
比起去探討既有團隊的問題,挑動老成員們人際關係的細線,
直接找上漫畫裡頭的人氣角色,
不多說,實體化!光是從公佈選角開始就話題性十足,
「《復2》將更加黑暗!探討英雄們的內在焦慮!」
「《復2》添新成員 伊莉莎白.歐森魅惑出演緋紅女巫」
設計兩個標題,大家也感受一下。
會有多少人想點進去第一個看?
假如再搭配一張 Elizabeth Olsen 的夢幻美圖,
那兩者效果落差之大就會到一種不公平的地步了。
從這次上映前流出的各種片場照與討論度中,
女巫與快銀的得到的熱烈關注現象,
也不難發現賣角色這招確實可行,甚至收效頗佳。


然而這真的是一勞永逸的方法嗎?
每當系列作需要更多人氣更高票房,
就立刻啟動選角機制,
找些高顏值俊男美女來穿上戲服 Key 特效之後發宣傳就好了?
我覺得在表面上看著挺好,
確實能把那些好奇心滿溢的觀眾拉進戲院,
週邊產品也能多開幾個模,
讓原本六個一套的小物變成要買到八九個才能集滿。
但不論行銷,只從電影本身來說,
或許加角色就沒那麼像萬靈丹了。

問題是,觀眾跟這些新角色熟嗎?
對比當初 2012 年的《復仇者聯盟》,
角色不是如隊長、索爾、東尼早就自己獨挑大樑尊享一片者,
就是像鷹眼、黑寡婦、考森探員、Nick Fury 一樣穿梭在系列間刷存在感,
甚至當初反派洛基都已經是從《雷神索爾》(Thor)裡回收再利用,
其中只有出演 Bruce Banner 的 Mark Ruffalo 對觀眾來說是生面孔,
(但必須提,有了之前兩部浩克電影,
對觀眾來說 Bruce Banner/Hulk 也並不是陌生的角色)
觀眾跟這群角色是熟悉的,就算難免有「那個誰……?」的片刻,
Joss Whedon 賦予角色的特徵明確,
觀眾也很快就能進入狀況,享受電影,
整體而言世界觀縝密,角色互動有了脈絡,
後面的衝突與和解才顯得具有說服力。

但看看這次的演出名單,
這次縱使也有戰爭機器、獵鷹、希爾探員這些系列作老面孔,
但真正重要的快銀、女巫、奧創、幻視,全都是新角色,
(除了快銀和女巫在《美國隊長2:酷寒戰士》(Captain America: The Winter Soldier)片末彩蛋裡打過大概五秒的醬油),
而想必 Joss Whedon 和 Marvel 製作方喜孜孜的加角色的時候,
也低估了介紹角色所必須花上的成本,
而對於不熟悉漫畫的觀眾,去認識角色所需的成本就更高了。
這就是文化之壁嗎?
就跟看到《火鳳燎原》裡那個原本低聲下氣宛如狗的小小侍衛隊長袁當,
竟揭曉自己其實才是呂布時,
知道三國歷史的幾億華人們都被此設計與翻案驚呆了!
但洋人只覺得 Who?
然後要經過大概十五分鐘解說之後才 Got it,
但他們的「懂」也只是「知道」這呂布何許人,
但已經無法重溫剛剛那股震撼了。

其實 Joss Whedon 也知道,
並且有意要降低這個信息成本,
甚至是要讓成本轉變為紅利,
因此這次片子裡最觸動人心處之一,
就是女巫向奧創說明幼年時對史塔克企業製造的殺人武器是如何產生陰影,
雖然故事簡單,甚至連回憶片段都沒拍出來,
但 Elizabeth Olsen 此段演出頗佳,
「每次有人一搬動石塊,我們就擔心自己會被炸死」,
那種獲救的希望與致死的恐懼扭曲混雜的意象非常強烈,
立刻讓這個故事在雙胞胎們之所以恨東尼的立場上具有說服力。

但奧創和幻視就讓人失望了,
從前導預告開始,製片方就把《木偶奇遇記》(Pinocchio)的意象放入,
穿插著驚悚版的"I've Got No Strings",
"I had strings but now I'm free
There are no strings on me"
「我曾受制,如今自由;我不再被繩線拉扯」
這種人工智慧的失控有太多優秀前輩可尋,
HAL 9000、天網、母體,
在一部充滿正義必勝的英雄電影裡頭,
如果能有至高人工智慧打破正義的教條/strings,
參透人類無須拯救,且註定毀滅的本質,
而且又帶出一些聰明辯證的話,
那應該是非常讓人興奮的,
"Age of Ultron",以奧創為中心的概念也能加強。
可惜的是,無論是奧創的魔化,或幻視的定位,
兩者都來的十分突兀,缺乏轉折。
尤其奧創根本沒有"had strings"過,
它一出生就是混世魔王(被 James Spader 聲音嚇哭),
還在意識體的狀態就懂得觸手攻擊 Jarvis。
啊……皮諾丘隱喻原來只有主題曲作用嗎……


而說到那些舊角色們。
既然新角色的表現已經如此參差,
那麼只好期待熟面孔們帶來新氣象……可以如此期待吧。
他們大概可以分成三組來分別探討,

GROUP ONE,隊長與東尼。
雖然 Joss Whedon 一向是對於角色戲份分配算是平均的導演,
但自從上次東尼颯爽上太空炸人老巢之後,
就明顯有點「鋼鐵人和他的歡樂復仇者夥伴」之感,
幸虧反派是阿斯嘉方面的洛基出線,
才把片子的主軸又拉回大亂鬥一點。
而這次好了,被女巫下蠱是東尼、製造奧創的是東尼、
被掐脖子是東尼(被掐專業戶)、製造幻視的還是東尼,
證明了高富帥裡,確實有錢才能任性!才能拉主Key!
當初《美隊2》的九頭蛇已經宛如沙包,
在《復2》的功能在帶出權杖與雙胞胎之後立刻被不可回收處理。
蟬聯最想掐他企業主第一名

在劇情已經不可避免的往東尼方向偏過去時,
還好還有隊長與東尼在劈材時一段辯論不錯,
Tony Stark: Banner and I have been doing research...
Steve Rogers: -That would affect the team.
Tony Stark: -That would END the team. Isn't that the mission? Isn't that the 'why we fight'? So we get to go home?
Steve Rogers: [Splits wood with bare hands] Every time someone times to stop a war before it starts, innocent people die. Every time.
(東尼:「班納和我搞了一個實驗……」
隊長:「而那已經影響到了整個復仇者聯盟了。」
東尼:「那會把這個聯盟結束掉。就不就是我們的任務嗎?我們的這些奮鬥,不就是為了能好好回家嗎?」
隊長:「每次有些人想在戰爭開始前就讓它停止時,無辜的人就會死。屢試不爽。」)
此處可以發現兩人的想法歧異
東尼在尋找一個「最終解決方案」,
可以一勞永逸的結束與無止境的反派對抗的疲勞轟炸;
而隊長卻覺得那個解決方案不能無限上綱,
如果真的出現了不得了的反派,大不了死一塊。
而這種「英雄責任的邊界」辯證本身是有趣的,
要一個安全而高壓死寂的烏托邦,
還是要一個危機四伏但自由的世界?
這已經涉及到一些反烏托邦作品裡的基本質問了,
《復2》裡除了這段之外就較無著墨,淺嘗即止,
或許可以期待接下來的的《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Captain America: Civil War)繼續深究。


GROUP TWO,浩克與黑寡婦
本段誠可謂超展開,
當觀眾還在爭論鷹眼×寡婦或隊長×寡婦哪對才是官配時,
啪啪!都打臉!
兩位男士後台先請,讓我們歡迎 Mr. Banner!
真的是猜到了開頭,卻猜不到這結尾。
嗯,好吧,白富美的審美觀也不是我們屌絲能參透,
就看 Joss Whedon 如何處理這段不受祝福的感情吧。
寡婦與浩克明顯的共同點在劇中也明說了,
就是他們羨慕著普通人的生活、普通人的家庭,
但卻又在先後天各種因素上導致那種普通是他們一生奢求也不可得的。
在隊伍裡,浩克是最強戰力,寡婦是綠中一點紅,
看似不可取代,
Joss Whedon 卻安排了愛情戲來展現他們兩者同時希望「離開」的期望。

如果說《復仇者聯盟》是一段成員們如何集結的故事,
那麼《復2》其實就是他們如何各自歧異,各懷理想,
並最終試圖離開聯盟的故事。
而這個安排是合理的,
還記得 Joss Whedon 當初在《復1》裡對成員們的定位就是一群"lost creature",
不是意志堅強的戰隊,而是一群為了各大的危機而不得不合而為一的怪胎們,
比起他們的堅強,觀眾也同樣的看到了他們的脆弱,
而這樣的隊伍,比起相安無事的永存下去,
或許不斷的爭吵與衝突,甚至崩解與離散才更像是它的本質。


GROUP THREE,其實也不算 GROUP 吧,就是鷹眼一個人的事。
上映前看到一些短評,都指出鷹眼的段落是本次復仇者裡的亮點,
我覺得其實就一半一半,亮糟並存。
糟點是鷹眼的鄉村家庭一段,
節奏慢的異常,台詞老梗連發,各種立(假)Flag明顯操弄觀眾情緒,煽!
而亮點絕對是鷹眼在空島上與崩潰女巫的小屋對話,
"If you step out that door, you're an Avenger."
(「如果你走出那扇門,你就是復仇者的一員了。」)
燃爆!看兩次都整個燃燒!

至於雷神,
他帶來了「大不列顛泡冷泉」這本片最糟的橋段,
除了抓人脖子之外也一直有種與大家不熟的感覺,
果然沒有洛♂基整個人就不對了,無法評論。


老實說,當看完這部用了前前後後十部電影累積,
終於煉成的成果之後,
不禁感到有些失望,失望是因為預期的太多。
而或許那種隨著每看完一部 Marvel 宇宙就向上攀爬一層的期待感已經過了頭,
成了任何作品都顯得難以讓人滿意的沈重負擔。

也讓人難過的,
是居然在這樣一部萬眾期待的電影身上看到的不是創新,
不是勇於利用奧創的人工智慧主題把系列帶向科幻的主題裡,
反而是固守,與上集一樣定位在動作英雄片的位置上,
多了成員,好了特效,拉了片長,
卻未見與「量」相應而來的「質」,
反而隨著人數上升壓縮了角色的可能,剩下略顯扁平的演出,
看著東尼嘴賤、隊長遭到挖苦、索爾再度脫衣、浩克一樣老拳打爛反派,
居然讓我想到《無雙》裡那些角色,
只靠口癖與武器招式維持存在感的角色們……
但是還是好想看無限之戰啊啊啊(吶喊)


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Avengers: Age of Ultron
2015︱Joss Whedon︱141 min︱Action, Adventure, Sci-Fi︱美國
IMDb爛蕃茄豆瓣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