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話牢騷:《春風化雨》、《法蘭克》、《偷拐搶騙》、《全民情聖》


春風化雨》(Dead Poets Society
1999︱Peter Weir︱128 min︱Drama︱美國
IMDb爛蕃茄豆瓣(中譯:死亡诗社)

《春風化雨》討人喜歡之處,顯而易見的,
是那些慫恿離經叛道、鼓吹跳脫框架的價值觀,
這是一劑讓那些被日常生活逐漸壓成狗的怯懦靈魂重燃熱情的強心針。
而這些觀念的濃縮體 Keating(Robin Williams 飾)老師,
自然成為萬千沒能成功改變生活,卻被生活所改變的人們,那尊祭壇上的英雄典型。
然而如果《春風化雨》只是一部描述麻辣鮮師帶領學生奮抗名校價值及父母期待的電影,
那麼我想他頂多勵志,但未足經典,
真正為片子點睛的,是那個自殺的學生 Neil(Robert Sean Leonard 飾),
被 Keating 燃起熱情,在頑抗無效之後選擇撲火換取不朽的他,
讓片子的層次從「師與徒」,提升到了「聖者與殉道者」,
如果沒有 Neil 的死,學生們那些對於詩歌的狂熱與自由的追尋,
只是高壓下的反抗、青春期的情緒宣洩而已,
但 Neil 卻以死證明了,他們甘願為了那些所讚頌的詩歌及自由的意志付出多少,甚至死不足惜。
而死亡這件事情也讓觀眾不至於陷入那些名言金句的浪漫麻醉中,
Peter Weir 把 Neil 自殺前段那場戲拍得有多陰森(連結),
一改校園裡那些騎著單車奔向水鳥,或者三五成群在山洞裡高談的溫暖場景,
Neil 自殺前,沒有人陪著他,沒有朋友,也沒有什麼勵志小語突然醍醐灌頂,
他一絲不掛,在父親的辦公桌前選擇扣下扳機,
Keating 帶給他多少希望,此時的 Neil 就有多麼絕望,
而我們之所以能苟活至今,
可能是我們從來都未曾如片中人如此的帶著希望,或如此充滿絕望。


法蘭克》(Frank
2014︱Lenny Abrahamsson︱95 min︱Comedy, Drama, Music︱英國 愛爾蘭 美國
IMDb爛蕃茄豆瓣(中譯:弗兰克)

《法蘭克》有個有趣的故事設定,一個人遇見了一群怪人(其中有個怪中之怪的),
普通人就此 M 屬性激發,任憑這些怪人對自己予取予求,頤指氣使,
為什麼?因為普通人怪不起來,
所以他們的「怪」在他心中超越了獵奇,顯得珍貴,反成為一種不俗的、畸形的絕美。
後來,普通人想把怪人帶去見更多的普通人,他希望其他人也能愛上他們的怪,
但其他人卻電波不對,愛不起來,
所以普通人為了讓大家都愛他們,反而想盡辦法讓怪人去沒那麼怪,讓他們可愛一些。
光看這個故事,根本就是文藝創作者的自憐編年史,
一邊跩著「你不要懂我」,卻又同時哭喊「你怎麼都不懂」,
同時想戴上頭套,卻又脫下頭套。
我們大多數的人並不是文藝創作者,
我們不是 Frank,我們是 Jon(Domhnall Gleeson 飾),甚至是樂團裡其他團員們,
是芸芸眾生裡尋常一個,我們是普通人,而 Frank 顯而易見的,並不普通。
當普通與否的兩端相聚,會發生什麼事?
片子裡拍出了兩種後果,第一種是想成為他,模仿不普通的樣貌,
像片中完成錄音後旋即自盡的樂團成員 Don(Scoot McNairy 飾)戴著 Frank 的面具自殺,
他想成為他,但知道終其一生也難以為之,
所以選擇在世上最後留下的,是最接近 Frank 的模樣;
而第二種後果,則是去消滅掉他的特別,就如同 Jon 在帶領他們進城後所做的一切,
接近片尾時,他死命的想搶下 Frank 的頭套,看看裡面倒底裝了什麼,
看看裡面是不是也和自己一樣「普通」,
也不為什麼,至少讓自己好過一些。


偷拐搶騙》(Snatch.
2000︱Guy Ritchie︱102 min︱Comedy, Crime︱英國 美國
IMDb爛蕃茄豆瓣

Guy Ritchie 之帥在於,一部 15 年前的電影,放到現在看依然狂炫酷霸拽,
片子裡每一樣東西都在動,
剪接快(多的是一些一秒左右的鏡頭)、
鏡頭活(Zoom In/Out 玩得瘋癲不下昆汀)、
人物動(肢體語言細節豐富)。
但難能可貴的地方在於,《偷拐搶騙》迴避了片子可能落入的兩個死區裡,
第一,片子沒亂了套。
縱有林林總總十幾個有名字有戲份的人物輪番上陣,鑽石在這些人之間不斷流轉,
黑吃黑、人揍人、車撞車,但在那些場景轉換的瞬間,
Guy Ritchie 的思緒清晰的與他的癲狂節奏顯得不搭,
他總能讓觀眾搞懂現在這場戲裡頭的人物在談論什麼,他們的目的與阻礙都清清楚楚,
然而這已經比太多以為靠著模糊情節、弄亂角色就能達到懸疑目的的電影好上太多。
第二,片子也沒顯得低幼粗淺。
雖然是沒多深沉,但這個故事被講得絕對堪稱曲折離奇,
Guy Ritchie 簡直火力全開,什麼炫炮的手法能用的幾乎都用上了,
於是在這個鑽石不斷易主的過程中,雖然人物洋相百出,
但就是不會讓人把這部片和美國佬拍出的那種靠著秀人物智商下限來博取笑聲的電影混為一談。


全民情聖》(Hitch
2005︱Andy Tennant︱118 min︱Comedy, Romance︱美國
IMDb爛蕃茄豆瓣(中譯:全民情敌)

故事有個價值前提,就是「教別人泡馬子」這回事本身是有道德瑕疵的,
要能接受這個觀點,才能理解為何後段 Eva Mendes 會在知道 Will Smith 的本業後翻臉,
但如果不能接受這種花錢請戀愛軍師的作法,
那麼片子後半段的衝突會顯得非常突兀,甚至接近無理取鬧。
所以 Eva Mendes 到底在鬧哪樣?
或許還是回到了好萊塢的性別框架下男女性的差異愛情觀,
男性講求速成,甚至不惜使手段玩花招,只因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但女性(至少在本片塑造裡)的樣貌則不然,
她們不求天雷地火,一見鍾情,而採悠哉悠哉,輾轉反側,細品過程裡的點點滴滴,
她們不因為愛而縱身交往,而是透過相處來增長滋潤愛意。
"One dance, one look, one kiss, that's all we get, Albert. Just *one shot* to mak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happily-ever-after, and oh-he's-just-some-guy-I-went-to-some-thing-with-once."
(一支舞、一回眸、一個吻,這就是了,Albert,只要「一招」就能斷定你是「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或者是「喔他只是一起陪我逛逛的男生」)
所以情聖這種價值觀簡直是不可取的,是在關係裡的作弊。
而片子最後的翻轉,也隱隱印證了 Eva Mendes 的價值觀,
情聖的肥宅客人依舊抱得美人歸,但是他沒有任何一招是從情聖那抄來的,
反而是那些被再三告誡千萬別以身試法的出糗舉止讓她覺得「可愛」。(連結
所以片子說到底還是一句,我能教你詐,但詐不能讓你真,
包裝再美也只是包裝,與白富美的緣分不是不到,時候未到。
(肥宅感覺尊重包容友善)。
偏要放這張

0 意見: